医教筑梦行 | 探寻盐鸿镇镇史馆的红色脉络与振兴新篇

时间:2025-07-19 16:04:40编辑:

  医教筑梦团队走进乡村振兴党群服务中心,在历史的长廊里触摸这片土地的红色文化与振兴力量。

  一帧帧老照片里,藏着盐鸿镇的党史记忆——从革命年代的红色足迹到新时代的党建引领党员冲锋在乡村振兴一线,用实干破解发展难题、用服务温暖百姓心田。从烽火岁月的坚守到和平年代的担当里体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每一段故事都镌刻着历史使命,也见证着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

  文化遗产区里包含着许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技艺,如林梅湖墓里汕元代墓葬制度的鲜活样本、志上小学旧址(盐鸿镇上社村)2012年列入澄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见证着百年前的文化交融。而非物质文化技艺里藏着的生活烟火,如薄壳米制作、盐鸿手钩花服饰制作。从元代古墓到百年学堂,从舌尖美味到指尖技艺,盐鸿的文化遗产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历史的纵深与生活的温度。每一处保护、每一次传承,都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致敬。

  循着盐鸿的历史足迹,我们不仅看到了先辈们的开拓与坚守,更发现了一条从“个人担当”到“全民共享”的惠民脉络——那些藏在往事里的责任与关怀,正以更温暖的姿态融入今天的生活。当年,廖献诚创办“潮澄诊所”,是个人医者仁心的“早期惠民”;林灿投身革命事业,是个体舍生取义的“早期报国”。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回应着时代对“民生”的呼唤。

  如今,这份关怀早已升级为系统的惠民图景,镇文体中心、坛头村鸣凤广场、上社村三大公园的惠民景观;镇道口的“盐鸿传统文化”墙体彩绘让生活场景处处见底蕴、显温情;健身设施触手可及,为全民健康打下牢固根基;服务阵地大部分覆盖: 党群服务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从志愿帮扶到文明实践,让“家门口的服务”既贴心又周全。

  此次盐鸿镇镇史馆之行,医教筑梦团队感受到了盐鸿镇的党史记忆、文化遗产,以往历史先辈们以个体担当为民生谋福祉,今时盐鸿以惠民服务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契合。盐鸿正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将历史传承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医教筑梦团队也将带着这份所见所感,投身于服务基层的广阔天地,让盐鸿的故事在新时代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